【美食经济】蔬食文化成主流!「小小树食」凭什麽获米其林青睐?专访创办人Jeffrey:我们想做连荤食者都爱的蔬食

小小树食创办人刘千瑞Jeffrey。Source:小小树食

吃蔬食,不再只是吃素人的需求!近几年「蔬食文化」渐渐成为全球饮食主流,台北更曾被《CNN》列为「全球十大素食城市之一」,台湾人吃素比例高达17%之多。今年,《2022米其林指南》中「小小树食」大放异彩不只获得必比登推介,更夺下米其林绿星的肯定。这家主打蔬食的餐厅到底做了什麽?凭什麽一次获得米其林的两项肯定?【食堂笔记】特别邀请到小小树食的创办人刘千瑞Jeffrey来为各位解析!

【食间到】台北最好吃蔬食「小小树食」!一举夺下米其林绿星、必比登,全新菜单结合Oatside燕麦奶,肉食者也爱

台湾“蔬食”先驱

你们对蔬食的印象是什麽?创办人Jeffrey虽然不是纯素主义者,但妈妈、太太皆为素食、海鲜素饮食者,在耳濡目染下他开始渐渐接触,Jeffrey说「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素食中餐厅,那特殊的口感还有那过重的香料味,甚至是为了讲求“素”,反倒多了很多加工食品,坦白说我对素食的第一印象没有很好」,相信荤食者对於素食的刻板印象,绝对与他差不了多少。苦无在台湾吃不到理想中的蔬食,Jeffrey便在当时还不盛行吃蔬食的台北,带来全新的饮食体验,开启了台湾素食的全新篇章。

台北最潮素食「Space Bao宇宙生煎」!植物肉生煎包搭配独门辣酱,连瘦子E.SO也爱这一味!

吃蔬食不等於吃素!

小小树食主打「弹性素食(flexitarian)」理念,Jeffrey表示「早期,台湾吃素的人偏向宗教素居多,当时找得到的“素食餐厅”都是服务特定族群。因此我们把小小树食定位在“蔬食餐厅”而非素食餐厅,我们不打算只服务17%的素食人,而是推出一个连荤食者也能接受的餐厅」。若想在台湾推出一个「只卖沙拉」的餐厅绝对行不通,Jeffrey突发奇想比起卖素食,他更想卖一个连无肉不欢的人也能接受的口味。如果今天想吃点清淡的、健康的,但又想满足你的口腹之慾,小小树食就会是你很好的选择。

2022米其林绿星4间入围!EMBERS、小小树食个性鲜食获肯定,山海楼、阳明春天再连庄

甩开金饭碗,成为米其林新宠儿

学习金融出生的Jeffrey,毕业那年碰巧遇上全球金融风暴,梦想成为华尔街上班族的他一夜梦碎,「行不通那就换条路吧」本就对餐饮略有兴趣的他,後来到加州蓝带餐饮学院进修餐饮,把金融知识与饮食结合,「我觉得食物美味固然重要,但一个品牌同时也要具有想法与理念,不应该是为了钱而赚钱,这样子真的太麻木了」。2017年10月小小树食试营运,他给自己定下停损点「如果达不到成绩,那就很没有必要撑下去,学会放弃也是一门学问」。

靠「独特」赢得人心

从非主流餐饮,再到一跃成为米其林新宠儿,Jeffrey说「我觉得独特、创新是小小树食受大家喜爱的很大原因」,欧美流行吃生菜;台湾又很难接受国外的饮食,总是习惯把异国料理「台湾化」泡菜变得不辣、柠檬鱼变得不酸、就连麻辣锅也不香了!如何推出一个符合台湾大众口味但又不会四不像的蔬食,Jeffrey坦言这是他最大的考验。在餐点上,与团队下足了功夫,季节性蔬菜口味无法保证一年四季都符合需求,每个月固定检讨菜色,对菜单做滚动式调整,「不安於现状、虚心检讨」是小小树食更在意的。

看似冲突的完美

在菜单上总有几道看似冲突的选项,例如这道「红油皮蛋豆腐饺」软呼呼的皮蛋、豆腐,再包在软软的面皮怎麽会好吃?在发明这道菜时Jeffrey说「其实灵感是来自鼎泰丰」,由於妈妈和太太不吃肉,但又想嚐看看小笼包的滋味,每次都只吃面皮浅嚐,心疼家人因此研发出这道料理。把皮蛋、豆腐包入面皮,再加上南瓜的绵密、青江菜与糯米椒的口感,最後放上画龙点睛青葱增添辛香气息,造就这道多层次的蔬食饺子,同时也是小小树食的招牌菜之一。

为何能坐拥台北最好吃蔬食?

最近与Oatside燕麦奶合作的「小小冬阴功」也让人超级惊艳!泰式料理常见的调味料「鱼露」属於荤食,但不加又好像少了一味,在多次研发下,主厨将店内招牌菜的「酸白菜蒸饺」中的酸白菜、腐乳延伸制作出类似鱼露的发酵味,一口就能让荤食人也难以置信的口味!另一道「韩式辣炸鸡」Naomi编非常推荐,将白花椰菜裹上自制的咖哩面浆下去炸,起锅後再搭配自制的韩式辣酱拌炒。不只食材严选、制作方式费工,就连店内的每一样酱料都坚持自己来,其实只要来这随便点一道菜单上的菜,你便能感觉到,为何蔬食者如此锺意小小树食!

校长兼撞钟

Jeffrey不只是小小树食的创办人,同时还身兼品管、采购。在创立前一年,为了蒐集好全台湾产地蔬果资讯,Jeffrey与主厨两人全台进行实地考察,餐厅里上百样蔬果每样都必须到当地实际了解,挑惕的他才肯点头放行,完美主义者的Jeffrey说「每样食材我们都有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差一点都不行,只要一个地方不OK,後续的品质就很难维持下去」,若说Jeffrey校长兼撞钟已经不够,有时他可能还要兼扫地、兼教书。

「台湾小农不会输给舶来品」

在小小树食原物料方面坚持90%以上使用台湾食材,「早年台湾生菜选择并不多,当时很多要依赖国外进口,但这几年台湾蔬食文化越来越发达,很多台湾在地小农带来的蔬果并不会比国际差」Jeffrey说。除了坚持产地直送,小小树食也很在乎食材的「新鲜」,绝不为了销量而过度囤货造成食材浪费,「荤食可以靠肉类、发酵加分,但蔬食很纯粹,食材新鲜就先占一半以上的分数,今日事今日毕套用在蔬食上也很适用」。

米其林因为这点爱上它

在米其林绿星的评监上,小小树食以成分的来源、使用季节性产品、餐厅的环境足迹、厨余系统、一般废弃物处理和回收、资源管理以及餐厅对永续发展的沟通,七大项获得青睐。其中,让大家好奇的是「餐饮如何做到厨余系统被米其林认可」?厨余方面,在制作餐点之前先把耗损减到最低,无法使用的果皮可以酿风味油,卖相不好的则可以提供给商家制作面包等发酵食物。客人吃剩的剩食无法再利用,小小树食则主动引导物流公司,做成动物饲料、堆肥,不只要减少店内资源浪费,同时也能再循环资源。

吃素食不再是为了需求

最後,Jeffrey提到「这几年因为疫情,虽然业绩方面有受影响,但我反倒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省思的机会。过去,台湾人为了还愿、宗教、身体健康等原因吃素,但现在遇到疫情、气候变迁的问题,反倒让人静下来好好思考,是不是更应该为了地球做些什麽?当然不是要说吃荤的人就是十恶不赦,像我们一直推崇的『一周二次蔬食』理念,从生活中一点点小举动,也能对地球有很不一样的改变,不一定要无肉不欢,换个吃法你也可以很满足」!

Naomi编这样说:

坦白说,我就是朋友圈公认的无肉不欢者,可以十天不吃菜但绝不能一餐不吃肉的。几年前,收到一个品牌的餐叙就是办在小小树食,当时同事还拿我打趣「要我不吃肉是要我的命吗」?当天我点了一道「松露野菇炖饭」,真的完全颠覆我的想像,浓郁的松露配上醇厚的奶香味,米粒被酱汁完美包覆不过硬也不软烂,配上近十种的菇类,丰富的让我好惊艳!後来第二次遇见小小树食,便是在几周前的Oatside燕麦奶联名餐叙,从臭豆腐、冬阴功再到甜点,完美到让我当下立刻跟老板约了一定要专访他。就在我即将打这篇专访的同时,过去无肉不欢的我竟然转身跟同事说「欸!我们下礼拜一起去吃小小树食吧」!

加入Bella LINE@,成为侬粉每周五抽时尚小礼

【时尚大店长】%Arabica凭什麽爆红?专访创办人Kenneth解密,从种咖啡豆都自己来,开店是星巴克给的idea?【时尚大店长】「龟记」为何能低调坐拥人气手摇?创办人解密「不设假想敌,把自己做好自然有人喜欢」【时尚大店长】手摇界的"模范生"!「万波」年轻帅老板Peter用这3点稳坐「最具话题手摇店」宝座【时尚大店长】信义区酒吧 「WAT」!空间、瓶装设计推翻框架,轻松挑战一级战区!

SHARE THIS STORY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