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子殿下莅临阿波罗照相馆──台湾摄影师彭瑞麟的相机外交

前文:越南王子曾化名久居台湾,还在台北办广播,鼓吹越南革命?

前言:2016 年黄宗鼎教授在「灿烂时光东南亚书店」首度揭露两张越南皇室强柢一族在日治台湾活跃的黑白照片证据,本文作者知悉後觉得黄教授此一发现深具意义,进而挖掘,写成了这一系列文章。

上回写到强柢来台期间的匿名生活,这次分享这位越南殿下与台湾摄影家的故事。

我在搜寻资料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安南王国の梦》这本日文书,里头有一张强柢在台北拍的照片。我记得在中研院的典藏台湾网站上看过,印象中是台湾人拍的,当下心里一震,肾上腺素陡升,赶紧上网对照,宾果!真的出自台湾客家摄影师彭瑞麟,如此说来,强柢应是彭瑞麟的顾客了。

我浏览彭瑞麟的作品,发现他拍过好几张强柢的照片,太妙了,可见强柢不仅是他的顾客,还是熟客哩。这几年,彭瑞麟在日治时期的摄影功勳逐渐被大家忆起,不过我相信应该没有人从「外交」的角度来谈过他。

台湾摄影学士第一人、拥有日本皇室摄影资格的彭瑞麟

彭瑞麟,1904 年出生在竹东镇二重埔的一个汉医家庭。15 岁那年因父亲过世,不得不放弃学医的愿望,进入台北师范学校(今台北教育大学)就读。大约 20 岁左右,跟着校内老师石川钦一郎习画,与画家廖继春、李梅树、李石樵、蓝荫鼎等成为朋友。

当陈澄波创下首位台湾人获选东京「帝展」的消息传回台湾时,彭瑞麟觉得他再怎麽画,也很难超越这个纪录,於是在恩师石川钦一郎建议下,在 1928 年进入日本当时最高摄影学府「东京写真专门学校」(今东京工艺大学)学习摄影。他赴日这年,刚好是越南王子强柢从日本来台那年。

1931 年,在班上都是日本同学环伺的情况下,彭瑞麟以客家硬颈精神拚搏,最後荣获第一名毕业成绩殊荣,他曾帮日本皇宫内侍女官拍摄照片,学校力荐他到宫内厅(皇宫)任职,或赴美深造,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故乡有个甜蜜承诺,等着他兑现。

彭瑞麟所摄之日本皇宫宫内厅内侍女官肖像(Source: 彭瑞麟 / Public domain)

毕业季的东京,樱花盛开,彭瑞麟包袱款好立刻返台,与他教过的女学生吕玉叶完婚。如果他没有遇见聪慧清丽的吕玉叶,很可能就留在日本宫内厅,甚至远渡米国亚美利坚,那日後他就不会在大稻埕开照相馆,也不会遇见越南王子强柢。

成家之後,紧接立业。1931 年底,27 岁的彭瑞麟在台北太平町开设照相馆,在石川钦一郎建议之下,取名「阿波罗写场」(今延平北路二段森高砂咖啡馆),希望藉由太阳神光明寓意,为台湾摄影界注入热情,开幕之初即被报纸誉为「天才彗星」,大力赞扬。

整个 1930 年代,都是彭瑞麟的主场。除了开店,彭瑞麟也担任第一大媒体《台湾日日新报》的特约摄影,并替深受台湾人尊敬、专攻流行病学的台大医学院院长崛内次雄掌镜。此外,他对於摄影教育更灌注心力,提携後辈不遗余力,慕名而来的学生,南北二路、山线海线均有,他亲授摄影技法,开办展览会,鼓励学生将作品投稿报社,连後山花莲凤林都有他的嫡传弟子。

越南主角、台湾摄影、日本导演

1939 年,彭瑞麟的照相馆持续风光营运,而越南皇室强柢在日本的安排下,来台北开办越语广播。强柢是被法国政府通缉的革命份子,长期流亡,在越南、日本并没有留下太多照片,基於人身安全,他应该对於拍照这事有所警戒,不过他在台湾倒是留下数张画质清晰的照片,这背後应该有其原因。

接下来,我试着推理当年可能情况,但事实到底为何,日後还需更多史料佐证。

1940 年二战期间日军进入北越,史称「仏印进驻」(佛是日文的法国简称,印是印度支那),日本积极思考该怎麽打强柢这张越南王牌。我猜,日本人需要他的肖像做为文宣战,所以先安排强柢手下的人,到「台湾第一位摄影学士、第一位摄影教育家、执台湾摄影界牛耳」的彭瑞麟照相馆拍照。

1941年越南王储强柢夫妇(前左二、前右一)摄於台北。台湾首席摄影师彭瑞麟(右後一)也携妻儿(右後二)入镜。最左边两位是强柢亲信黄南雄夫妇。图片来源:彭瑞麟家属彭雅伦提供。

黄南雄(Hoàng Nam Hùng)、陈希圣(Trần Hy Thánh)两人打前锋,黄南雄特别穿着越南长衫国服,前往阿波罗写场试拍。彭瑞麟看到贵客光临,从接待、制作、交件都亲切服务,彼此投缘,他还一时兴起,跟黄南雄借了衣帽穿来自拍,非常有意思。

强柢殿下的亲信:陈希圣与黄南雄。(图片来源:彭瑞麟家属彭雅伦提供)

彭大师一出手,照片果然张张精采,即使收费比其他摄影师稍贵,即使太平町还很有多写场(照相馆)选择,越南人拍照从此只找彭桑。强柢也听闻了这位神摄手,因此越南复国军陈中立(Trần Trung Lập)的追悼会,才会交由彭瑞麟负责外拍。据资料显示,这段期间有东南亚人跟他学摄影,我想这些都跟强柢手下那批在台北的越语广播队有关。

穿着安南装的彭瑞麟。他应是跟黄南雄借的服装,连帽子整套。
图片来源:彭瑞麟家属彭雅伦提供

强柢在台最後留影,暗藏弃保密码?

几次接触後,强柢对彭瑞麟逐渐熟稔,彼此用日文、汉文沟通毫无问题。1941 年强柢离台前夕,天气逐渐转热,这天,他与夫人安藤千枝前往阿波罗写场拍照。他们应是从住所御成町(国宾饭店附近)出发,叫辆人力车,沿着民生西路直行,看到静修高女的学生吱吱喳喳青春正盛的脸庞,便嘱咐车夫向左转,先在建成圆环停下喝点凉饮,拿起扇子搧风,纳凉片刻,再沿着南京西路,来到延平北路口。到了阿波罗写场,走上二楼摄影棚,准备拍照。

1941年彭瑞麟在照片旁亲手写了一小段日文解说,里面提到「殿下」两字,可见强柢已不用化名与他交陪。图片来源:彭瑞麟家属彭雅伦提供。

这张照片後来在日本与越南广为流传。有一种说法是,这一切其实是日本人精心策画的阴谋!照片中的强柢「看起来」三代同堂,有儿、媳、孙(殊不知是台湾摄影师彭瑞麟与家人),越南人民看到照片後,误以为强柢在日本开枝散叶,心不在越南了,对王子甚感失望,这也说明为何 1945 年日本「三九政变」全面掌控越南後(虽然五个月後战败投降),居然没让亲日的强柢回到越南,反而支持亲法的保大皇帝……。

国际关系的诡谲狡诈,列强外交的暗盘交易,60 岁的强柢嚐得够透了。这一幕,都被彭瑞麟的相机「喀擦」一声,忠实记录下来。

大时代下,浮萍聚散之二人

1941 年初夏,在荔枝时节,强柢离开了台湾,几个月後还没到冬至汤圆,就爆发珍珠港事变。日军以台湾玉山为密码,发出「登上新高山 1208」行动代号,成功偷袭夏威夷珍珠港。

消息一出,台湾总督府立刻动员台湾人提灯笼上街庆祝,美日至此正式翻脸,太平洋战争开打,台湾进入空袭岁月。

彭瑞麟的相馆也被卷入战争风云,店名不能再用阿波罗这种外来语,於是改成「亚圃庐」,但谐音也不行,只好再改为「瑞光」。1945 年 5 月,距离二战结束仅剩三个月,相馆因被划为疏开的防火用地,遭到无情拆除。

强柢当年莅临的彭瑞麟照相馆,後改名亚圃庐,最後遭到拆除。图片来源:彭瑞麟家属彭雅伦提供。

1946 年台湾「光复」後,42 岁的彭瑞麟突然遭人诬告,被军警莫名其妙拘留三个礼拜,好在他的同乡同学黄国书出手帮忙,得以释放平安返家。历经了战前风光、战时困顿、战後白恐,他开始思考转行,改习汉医谋生。晚年时的彭瑞麟与儿子在苗栗通霄联手开设中西医诊所,双效并进,传为地方美谈,1984 年过世,享年 80。

王子终於返家

二战结束後,时局混乱,彭瑞麟当年的客户强柢,只能寓居东京,改名安藤政雄(Masao Ando),入日本籍。

1950 年,68 岁的强柢知道来日不多,想做最後奋力一搏,於是持假护照企图从泰国与香港闯关,老革命家希望阖眼前,能回到阔别 45 年的故乡看看,无奈遭到遣返。隔年,他在东京逝世,享年 69。

1954 年,越南高台教教主范公稷(Phạm Công Tắc),决定将强柢的骨灰,从日本迎灵回越南,教主行前特别跟我们老蒋总统借了一架专机使用,一路从台湾、日本、护送殿下回到越南。

曾经帅气勃发的越南王子,终於回家了,长眠在儿时故乡顺化皇城。

彭瑞麟(左一)、强柢(右一)摄於溪边。
图片来源:彭瑞麟家属彭雅伦提供。

 

延伸阅读: 从日越建交的特别纪念剧《The Partner~给挚爱的百年朋友~》,思考台湾与越南间的萤幕外交故事力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