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观光有很大成分是逃离,而真实的旅行则是抵达

旅行为何重要?

观光有很大成分是逃离,而真实的旅行则是抵达;观光主要是消遣性的,而旅行基本上是教育性的;观光客被当地人载着到处跑、接受他们服侍,旅人则想要认识他们;观光客只想放轻松,旅人则想接受刺激;观光的目的是到处游览,旅行的目的则是增加理解。

在招牌老顽固模式的保罗.索鲁(Paul Theroux)观察到,「旅人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因为那不重要],而游客不知道自己去过哪里。」罗宾.汉伯里.特尼森在他所着《探险的牛津书》(Robin Hanbury-Tenison, The Oxford Book of Exploration)里头指出两者的鲜明差异:

「世上有观光客也有旅人。
前者出国去放松他们的身体和脑袋,没别的。後者则是去看、去理解。」

我们所定义的旅行是指,以个人成长和自我精进为目的,到异国去旅行,和不同的文化邂逅。或者像毛姆说的,充实自己的人格,带回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可是在大部分人类历史中,具有这层意义和目标的旅行并不存在,直到大约 300 年前。了解旅行在这几百年间的演化,能让我们正确地观察旅行在当代所具有的独特机会。反之,这个视角将能鼓舞当今的旅人抓住这些珍贵的机会,充分运用自己的旅程。简单地说,鼓舞他们做个旅人而非观光客。

旅行在石器、铜器和铁器时代主要是指试炼、阻碍和冒险。当时的旅人与其说是英雄还不如说是可怜人,因此旅行叙事的轨迹总是朝着归乡的方向。旅行不是离家到外地去,而是结束旅程返乡。

旅行的萌芽

在乔治一世、二世统治时期可能只有一个英国人会去旅行的同一地区,如今则有十个人会展开一趟欧陆旅行。──无名氏(一七七二)个人在 15 世纪末跃上历史舞台,并没有把人一夜之间变成真实或严肃旅人。事实上,自我的概念是真实旅行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欠缺几个要件:良好的道路、运输工具、金钱,还有最重要的──闲暇。

多数观察者都同意,我们今天所认知的旅行──启程去认识世界,开始於16世纪的欧洲一种名为欧陆壮游(grand tour)的旅行方式。欧陆壮游是「一种明确属於现代的现象」。

铁路的兴起让旅行产生重大变革,而且主要多亏了英国商人汤玛斯.库克的努力,很快便让它扩及劳工阶层。前面提过,库克於1841年夏天为一群戒酒协会成员组织了他的第一个从罗浮堡到莱斯特之间的 15 哩行程的火车旅行团。当天场面十分盛大:一支铜管乐团在火车站演奏,好奇观众的人数几乎和旅行者一样多。

一年後库克组了他的第一个前往苏格兰的旅行团。到了 1855 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他已经定期安排他的同胞出国到欧陆旅行了。

欧陆壮游和汤玛斯.库克是旅行迈入现代化的漫长旅程的最後两步,而从库克的立场来看则是旅行转型为观光的第一步。壮游的游客是第一批能让我们现代人彷佛看见旅行中的自己的旅人。的确,换作是我们,说不定也会站上罗浮堡的月台,当然,不是为了参加戒酒会议,而是急着去见识广阔的世界,充实我们的人格。

 

本文撷取自《旅行的意义:带回一个和出发时不一样的自己》 时报出版

→阅读好书 购书传送门

诚挚邀请你成为好朋友–>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