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荣格准备掀起精神医学界的革命时,他在树林里打造了一栋避静屋,这栋塔屋,变成荣格维持深度思考、创造改变世界的惊人原创理论的地方。」──《Deep Work深度工作力》
1922年,荣格在瑞士苏黎世河畔盖了一栋石屋,称为波林根塔屋(Bollingen Tower)。他会定期来到这间塔屋,每天早上关在房间内专心写作,接着冥想、散步、沉淀思维,为明日的书写作准备。
这间专属於荣格的塔屋,只有他自己有钥匙,除非受到邀请,其他人不得入内。荣格觉得这间塔屋对他而言有如母亲或母亲子宫的形象,在塔屋里,他可以成为他「曾经的样子、现在的样子和未来的样子」,塔屋给了他一种「在石头中重生的感觉」,除此之外,他觉得身在塔屋中,他彷佛存在於所有的风景和事物之中,成为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云、每一道飞溅的海浪、成为季节推移往来中的每一个动植物。
在这个荣格个人专属的空间里,他专心致志的工作,让他感觉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每一个时空维度内的自己、成为了万事万物、成为了所有的生命与无生命,如果这不是最好的生活,那麽什麽才是最好的生活呢?
作者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在《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书中一开头,便举了荣格的例子作为引子,说明世界上许多在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都透过深度工作力这项高价值技术,培养出创造真正价值的长期能力,迈向理想的美好人生,荣格就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在进入本书谈论的核心之前,彷佛看见荣格孤身一人坐在无自来水与电力供应的原始石屋中,弯曲着身子面向书桌,有时沉思有时专心地书写着。他在工作,他在创造,而那产出的成果,即将撼动这个世界。那书桌前弯身的身影,也可能是我们所渴望的那个自己。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感到小小的紧张与兴奋,彷佛在翻看一本即将改变自己生命的书籍。
书中分成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深度工作的相关概念,後半部分则谈论深度工作的原则与实际方法。方法部分依据不同工作需求有不同的选择取径,而概念部分,作者透过神经学、心理学、哲学三方面提供对应的支持论证。
其中心理学方面,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一书产生呼应,谈论「最好的时刻总是发生在一个人自发性的发挥身体和心智的极限,完成困难且有价值的事情时」,而透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原来「工作实际上比休闲更容易获得快乐」。纪伯伦在《先知》中谈论到工作,他写道:「工作时,你们完成了大地悠远之梦的部分乐章,在梦想未诞生之时,便已注定要由你完成的乐章。唯有劳动不息,你们才能真正活在爱的生命里,因劳动而热爱生命,就能了解生命至深的秘密。」深度工作让我们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中持续地往上攀爬,从着眼个人的自我实现,来到了利他的自我超越。那不是一种奴性或者哲学家与文人的怀旧情怀,而是人生自我满足的圆满平和与更深一层的认识与体悟。然而工作真的比休闲容易感到快乐吗?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经历一整天的工作下班後,除了感觉身体的疲倦之外,发现心头还有着满足的喜悦。或许未必像纪伯伦所言探知了生命最深沉的奥秘,或达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中的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然而透过每日的工作,的确就能让我们产生满足平和的幸福感,那幸福感小小的、不张扬,却相当踏实与真实。
在进入到书的第二部分──方法原则时,作者说了一个关於喜剧演员赛恩菲尔德(Jerry Seinfeld)的故事,关於如何成为一位好的喜剧演员,赛恩菲尔德描述了一个他长期保持的纪律:「在墙上挂一幅月历,要是有写出笑话的日子,他就在月历上那一天打一个大大的红色X。几天之後,你就会有一条链子。只要保持下去,每天那条链子就会越来越长。看到那条链子你会很喜欢,尤其当你已经持续几周後。接下来,你唯一的工作就是别让链子断了。」如果作者所提供的概念、论证、事例说服了你,让你也想加入这个深度工作的行列之中,书中提供了各种实际的策略与方法,那就一起来编一条越来越长、会让你很喜欢的链子吧!
书籍资讯
书名:《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浅薄时代,个人成功的关键能力》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作者:Cal Newport
出版:时报出版
日期:2021
[TAAZE] [博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