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放定存、买储蓄险「零」风险?小心愈存愈穷!施昇辉:小资买股生息最妥当

定存风险「零」? 小心愈存愈穷

所有财务相关教科书都教导大家,除非你把钱存在经济非常落後国家的银行,否则银行定存风险是零。因为你存在银行里的钱是不可能减少,但别忘了定存利率现在远低於通货膨胀率,所以它的风险是让你的实质购买力不断下降,换句话说,你会越存越穷。

目前台银一年期定存利率是0.815%,若你存1万元,一年後只拿到81元利息,可能连一个便当都买不起,更别提喝一杯星巴克咖啡了。如果好不容易存了100万元,每年能够领的利息也只有8150元。虽然存摺里的金额仍有100万元,但10年後,这100万元能买到的东西一定比现在少很多,这就是通货膨胀率吃掉你的实质购买力的证明。除了油价之外,所有的物价一旦涨上去之後,就不可能再降价了!

因此,绝对不要把钱拿去银行存定存!

储蓄险「冻」住钱! 提前解约必赔

大多数人都有以上的观念,所以就会去寻找风险几乎和定存一样低,但报酬率比定存高的理财工具,而储蓄险就是因应这种需求而诞生的。既能「储蓄」领息,又具备「保险」的功能,所以让很多保守的投资人趋之若鹜,只要问那些不敢碰股票的人,他们手上一定有好几张储蓄险保单。

储蓄险虽然比定存好,但对小资男女却不一定最好,因为你必须持有它一直到期满,才能拿到所有的获利,若要提前解约,几乎都是赔钱,即使是到期前几年有获利,也非常微小,因此它会严重排挤小资男女生活开销。

近年各国央行竞相降息救经济,利率几乎趋近於零,甚至还出现负利率,保险公司早已无利可图,未来储蓄险宣告利率只会越来越低,或许就比银行定存利率多一点点而已,但别忘了储蓄险会将你的资金冻结很多年,反而比银行定存更不利。定存解约,顶多没利息,但储蓄险解约,几乎注定会赔钱!

小资男女一定要趁年轻、保费相对便宜的时候去投保,但该买的是单纯提供保障的医疗险、意外险、寿险,而不该去买保费相对很高、但投资效率不高的储蓄险,或任何与投资连结在一起的保险。

选对股票 享受年年配息成果

不存定存、不买储蓄险,难道只能去买风险很高的股票吗?我的答案是:「真的只能买股票。」不过,我要先反问各位:「股票真的风险很高吗?」

如果你只想赚股票价差,而根本不管公司经营能力和财务体质,风险当然很高。如果你只想每年领取公司所发放的股息,风险相对较低。能发股息的公司,经营能力当然比较好,如果它几十年来每年都有发股息,风险就更低了,而且它一定是财务体质很好的公司,应该不会因倒闭而下市。

在台湾股市,要找到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公司,其实并不难,而且它们的股息殖利率几乎都是定存利率的3~6倍,最起码可以打败通货膨胀率,不会让你越来越穷。

股票和定存、储蓄险最大的差别,在於它的股价是随时在变动。如果你「当初」买的价格比「现在」的价格要高,「帐面」上就会出现亏损,但你不卖,「实际」上就不会赔钱。除非你买的是经营绩效每况愈下,或有可能倒闭而造成股票下市的公司,否则就能一生一世领股息。

个别公司当然存在这种风险,但如果你买的是每年都有配息的指数型基金(ETF),因为它是一篮子股票的组合,就能达到风险完全分散的效果,这绝对会比买个别股票安稳得多。

买股票,如果只是期望年年领股息,而且绝对没有下市的可能,那麽风险其实和定存、储蓄险是一样低,但获利却可以高出很多。

小资男女们,认定股票是你唯一可以进行的投资项目吧!

2023/2/13编按:台银一般定期存款固定利率为1.45%,若定存1万元,1年利息为145元;定存100万元,利息为1.45万元。而2022年全年通膨率则为2.95%

全球财经可望走稳重「快速累积财富」 – Cheers快乐工作人

展望2017年,如何才能洞烛先机,避开地雷,甚至一举致富?

《Cheers》杂志特别专访富邦金控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罗玮,以宏观视野解说趋势、预测未来。

罗玮明确指出,对比2016年,大家可以对新的一年再乐观一些,因为许多国家将推动扩张性财政政策,展开大幅度减税,藉以刺激消费和生产,这将改变全球经济低成长、低通膨、低利率的面貌。此时,年轻投资人要着重在「快速累积财富」,年长者则务求稳健,把6成资产放在安全的部位。

「纵然市场在2017年会微幅波动,但理财这一步,总要踏出去,因为你没试,就永远不敢试,」罗玮说。正因对2016年的黑天鹅乱飞记忆犹新,更有机会对照各种投资标的波动幅度与反弹速度,做出正确选择!

罗玮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6年返台,曾担任东华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暨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2005年投身金融业界,出任富邦金控资深经济学家一职。2016年精准预测出4只黑天鹅的来临,也理所当然当上「首席经济学家」。

「首席经济学家」可说是当前金控银行业最当红的角色,必须充分掌握经济市场动态,做出判断,供集团投资参考。每一项预测的准确与否,都会在6个月到1年内直接被市场检验。这种在高压、高速下的要求和历练,让他们锻链成对全球财经市场嗅觉最敏锐的一群人,提供的洞察也格外具参考价值。

Q:2017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什麽趋势?

相较之下,2017年的全球财经局势会比2016年来得好。2016年连续出现4只黑天鹅,这样的情形比较罕见,我们也度过了心情起伏的一年。然而,新的一年里,全球自2008年金融海啸後所陷入低成长、低通膨、低利率的「三低」困境,可望获得改善。

过去,受人口老化与财富分配不均2大因素影响,大家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失业、头期款会不会被没收,即使各国利率都非常低,消费者也不敢买房、买车。因为消费力低迷,企业投资布局也相对保守,担心设置厂房、新机器,最後会遭到闲置。…

攻入Z世代!金融业打造新商模 游戏藏庞大商机

image source:pixabay

整理/陈雅莉

台湾金融研训院特举办「芬恩特碰撞沙龙交流会」,本次聚焦数位原住民的金融消费模式,随着数位原住民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金融产业也得与时俱进,开发新的数位产品与服务,才能获得青睐。

当下的年轻世代自幼在数位环境下成长,被称为数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现已跃居消费市场主力。台湾金融研训院特举办「芬恩特碰撞沙龙交流会」,邀请财团法人商业发展研究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所副所长李世珍主讲「数位原住民的特性与模式」,同时邀请远东商银数金事业群数位产品暨行销部部长周昕妤,主讲「数位帐户比一比,如何吸引数位原住民眼球」,解析数位原住民的金融消费模式。

信用卡持有率下跌 数位支付精准蒐集消费数据

李世珍指出,2017年是台湾数位金融关键年,Apple Pay、Samsung Pay相继进军台湾市场,全联等大型通路也自行开发数位支付系统。数位支付使用者日益增加,越年轻的世代使用比例越高。许多Z世代甚至没听过信用卡,因习惯数位支付,消费较上几个世代更阔绰,买奢侈品一点也不手软。

「对Z世代而言,100元与1,000元都是数字,几乎没有差别。」李世珍直言,数位支付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现已逐渐浮现,消费者信用卡持有率持续下滑。根据商研院统筹动滋券、国旅券等数位券的经验,发现数位支付可更精准地蒐集民众消费相关数据,业者可针对不同性别、世代消费者偏好,拓展新的商机。

「在不同国家,划分世代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李世珍解释,世代指出生年代相同、成长背景相似的人群,美国约以15年为一个世代,1965年到1980年出生者为X世代,1981年到1995年出生者为Y世代,1996年到2010年出生为Z世代,2011年後出生者为α世代,「台湾称民国80年到89年出生者为8年级,称民国90年到99年出生者为9年级。」

目前,X世代已成中生代的领袖,Z世代则是首批数位原住民。Z世代中20岁到25岁者,刚刚步入社会,却是未来10年到15年消费市场与投资市场的重要生力军。与先前的世代相较,Z世代个性较鲜明,他们不一定在意品牌,却在意感受,消费常受网路直播主影响。

李世珍强调,不仅Z世代擅长使用智慧型手机、网路社群平台,习惯数位支付,随着数位支付模式多元化,如信用卡绑定手机App,部分Y世代、X世代也成了数位支付的爱用者。

image source:pixabay

数位支付工具百花齐放 台湾人最爱用LINE Pay

如今,数位支付工具堪称百花齐放,包括电子支付、电子票证、第三方支付等三大类。电子支付主要业者有欧付宝、橘子支、街口支付等,最知名的电子票证有悠游卡、icash等,第三方支付则有PChome Pay支付连、智付宝Pay2go等。电子支付、电子票证主管单位为金管会,第三方支付主管单位则是经济部。

根据调查,2021年台湾人最喜爱的数位支付工具,通用型前3名依次为Line Pay、街口支付、Apple Pay,比例为28.1%、15.5%、9.7%;限定型前3名分别为PX Pay、Fami Pay、Open Pay,比例为11%、3.8%、1.7%。

「在现金时代,因为无法蒐罗到确切数据,业者很难深入研究不同性别、世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性。」李世珍表示,数位支付开启了消费者研究的新纪元,分析消费者在旅行业线上系统使用国旅券的数据,可发现使用者女多於男,除深夜交易量较少,其余时段皆有一定的交易量。

各大通路相继推出数位支付工具,是熟龄者接受数位支付转多的关键。根据《远见》杂志与远见民意研究调查、EOLembrain东方快线合作的调查,熟龄消费者最常使用的电子支付App,榜首为统一超商OPEN POINT,渗透率32.7%。第2名到第5名依次为全联PX Pay的31.1%、全家超商My Fami Pay的28.6%、Google Pay的21.4%、Samsung Pay的11.7%。

image source:LINE Pay

网友愿为网路内容付费 

遗嘱未「亲笔」写,恐判无效?自写遗嘱 6 大常见错误,别再让後代争吵不休了!

【我们想让你知道】

亲自撰写遗嘱虽是普遍常见的订立遗嘱方式,然而,在数位时代的今日,许多人可能认为以电脑或手机软体等简便方式写下遗嘱,但若忽略了缺少法律效力将导致遗嘱无效。

文 / Money钱

订立遗产须符合法律规定要件,自书遗嘱未「亲笔」写恐无效

亲自撰写遗嘱虽是普遍常见的订立遗嘱方式,然而在数位时代的今日,许多人可能认为以电脑或手机软体等简便方式写下遗嘱亦能作数,忽略了缺少法律效力将导致遗嘱无效。

人夫电脑写遗嘱 小三竟「人财两失」

老王是某知名科技公司的高阶主管,名下资产颇丰,家中子女成年後也都各有不错发展,令人称羡。但老王婚外结识小莉并相恋,且小莉不断要求老王将部分财产留给她,於是老王预立遗嘱,以电脑缮打遗产分配内容,载明哪些遗产要留给小莉,并在缮打完成後列印成纸本,写上日期并签名,其中一份交给小莉保管。

老王日前因病过世,小莉提出这份遗嘱,主张她也是继承人之一,并向老王其他法定继承人提出分配遗嘱的诉讼,但法院判决驳回小莉分配遗产的请求。小莉无法理解,为何自己明明握有老王亲自签名的遗嘱,却会拿不到遗产……

亲自撰写遗嘱预留财产分配方式,可能是一般人普遍会想到及采用的方式,但因为遗嘱订立系「要式行为」,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才生效。建业法律事务所合夥律师李育铮表示,依《民法》第 1189 条规定,订立遗嘱有自书遗嘱、公证遗嘱、密封遗嘱、代笔遗嘱及口授遗嘱等 5 种方式。案例中的老王亲自撰写遗嘱的内容,即属《民法》第 1190 条所规定的「自书遗嘱」,这是最方便、最节省成本,也最多人采用的订立遗嘱方式。

  • 推荐阅读:

遗嘱订立系「要式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始生效

李育铮解释,依《民法》第 1190 条规定,自书遗嘱应符合下列 3 要件:①须「自书」遗嘱全文;②应记明遗嘱订立的年、月、日;③立遗嘱人应亲自签名。《民法》第 1190 条至 1195 条针对上开 5 种订立遗嘱方式应具备的要件逐一规定,且内政部「继承编登记法令补充规定」第 62 条亦强调遗嘱属「要式行为」,应按照《民法》所规定的方式为之,不依法律规定做成的遗嘱均属无效。

所谓的「自书」,依目前实务见解,系指立遗嘱人须亲自「手写」遗嘱全文,若透过电脑打字等方式即不符合「自书」的要件,在这个多数人利用电脑进行文书处理、甚少动笔手写的时代,这个要件最容易被忽略,未亲自书写遗嘱全文也成为遗嘱无效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本文案例中法院判决老王用电脑打字再签名的遗嘱无效的主要理由。

李育铮分析,《民法》第 1190 条亦规定立遗嘱人须於遗嘱上签名,依目前实务见解,为了防止遗嘱遭他人伪造、变造,且便於日後进行笔迹辨识,所谓的「签名」仅限於由立遗嘱人亲自签名,若以「盖章」方式为之,会有遗嘱无效的问题。李育铮也提醒,如遗嘱仅记载年月而缺漏日期,该遗嘱的效力即存有争议。另外,若自书遗嘱过程写错字,《民法》允许立遗嘱人可直接在遗嘱内容中修改,但须於增减、涂改处注明增减、涂改的处所及字数,并另行签名,始生合法修改的效力。

至於现行网路世代以 FB、Line 等方式订立并发布遗嘱的做法,当然亦不符合《民法》第 …

天灾人祸不断,基金就要低风险买!专家亲授 5 指标,别让风险吃光你的本金了!

【我们想让你知道】

投资基金也须留意风险,衡量基金风险指标不少,其中有 5 种最常见,了解各自代表意义,有益於配置出适合个人风险的基金组合,但风险指标仍属於参考,不保证未来效益。

文 / Money钱

买基金不求人,认识基金风险 5 指标

投资基金也须留意风险,衡量基金风险指标不少,其中有 5 种最常见,了解各自代表意义,有益於配置出适合个人风险的基金组合,但风险指标仍属於参考,不保证未来效益。

翻开基金资料时,除了有基金种类、净值、运用状况、绩效表现等,还可看到衡量绩效的风险指标,对於基金新手投资人而言,这些指标可以当成衡量个人可承受多少波动度的参考,并可搭配报酬率来找出适合个人的基金或建立投资组合,本文就 5 个常见指标做说明。

  • 推荐阅读:
  • 钱杂志 APP 上线啦!快下载你的随身理财宝典:

指标 1:标准差,衡量基金稳定度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也称波动率或风险值,是用来衡量基金净值或绩效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波动大小,波动越大代表不确定性越大,投资人的投资风险也会相对提高。

通常,在相同绩效表现下,要选择标准差相对低的基金;而若是在相同标准差下,就选择报酬率相对高的基金。

须注意的是,由於标准差计算公式的方式,会导致大涨或大跌的基金标准差数值较大,也就是波动程度高,建议标准差搭配报酬率一起评估(例如夏普值),较为客观。

指标 2:Beta 值,评估基金波动度

Beta 值(又称 β 值、贝他值)用於衡量单一基金相对於标的市场指数的波动程度,也就是衡量该基金相对於整体市场的风险,Beta 值可以为 1,也能超过 1 或小於 1,以此表现基金的波动。

举例而言,当 Beta …

股市血流成河、物价连环涨!理财顾问用 5311 法抢救家庭财务,保障不缩水 还抓出钱包漏洞!

【我们想让你知道】

接连的物价上涨导致不少家庭支出暴增,股市大跌也造成许多人资产蒸发,因此拖慢了子女教育金和退休金的累积速度。这时到底该做好哪些事,才能避免家庭财务陷入危机呢?

文 / Money钱

物价连环涨、资产大蒸发,达人教你用 5311 法抢救家庭财务

接连的物价上涨导致不少家庭支出暴增,股市大跌也造成许多人资产蒸发,因此拖慢了子女教育金和退休金的累积速度。这时到底该做好哪些事,才能避免家庭财务陷入危机呢?看着电价调涨的新闻,蓝太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近一年来各种民生物资飙涨,原本就已经让她大感吃不消,现在连电价也要涨,让她担心会不会又掀起一波涨价的连锁反应。

「两个孩子一个念幼儿园,一个送托,每个月光是学费、托育费就要 3 万多元,升息之後房贷也增加了 2 千多元,再加上股票帐户大缩水,最近每天心情都好郁闷!」蓝太太的焦虑,应该是大多数小资家庭的写照,在通膨和升息都还看不到尽头,股市又「血流成河」的情况下,许多人开始烦恼钱不够用,甚至後悔把资金投入股市。身兼上市公司财务长、CFP 国际认证高级理财规划顾问的邱怀青指出,很多家庭连每月的开销到底有多少都无法掌握,自然会对财务感到焦虑。

  • 推荐阅读:
  • 钱杂志 APP 上线啦!快下载你的随身理财宝典:

检验家庭财务,用 5311 法抓出漏洞

财金背景出身的邱怀青,从小就擅长理财,她靠着省吃俭用与投资,30 岁就滚出了 1 千万元,婚後则用 6 年的时间让家庭投资帐户累积至 2 千万元,目前每年约有 100 万元的被动收入,足以用来支付两个孩子的学费与家庭基本开销,她也曾经帮助许多家庭整顿财务、达成理财目标。

邱怀青表示,检视家庭财务要从两个面向

第一个面向是收支面,首先须确认收入是否大於支出,才能进行後续的财务配置;第二个面向则是资产面,当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之後的净资产为正数,才代表真正累积了财富,例如许多人有房贷、车贷,实际的净资产可能会是负的,就不是健康的财务状况。在收支规划部分,邱怀青建议用「5311 法」来评估与调整收入配置。所谓的「5311 法」,就是将年收入的 50% 用於日常生活开销、30% 用於储蓄投资、10% 用於保险,最後 …

小孩从出生到 18 岁花费近千万!该如何节省家庭开销?达人:用 6 种策略减少不必要支出!

【我们想让你知道】

你有实际算过,从小孩出生到高中毕业,要花多少钱吗?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从出生到 18 岁平均费用接近 30 万美元(约台币 845 万元),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负担的起这麽庞大的费用,所以平时我们该如何节省家庭开销呢?

文 /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法兰瓷编译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在美国抚养儿童的保育、教育、住房和食品之间的成本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来得高,从出生到 18 岁平均费用接近 30 万美元(约台币 845 万元),COVID-19 大流行期间虽然有些费用可以节省下来,但也没有让父母的责任变得更容易。美国儿科学会 2020 年进行一项针对父母亲的调查发现,有 40% 的父母表示家庭财务在 2020 年 3 月至 11 月期间受到了 COVID-19 的负面影响。另一项 Credit Karma 的 2020 年调查发现,25% 接受调查的父母为了孩子的远程学习而负债。

节省家庭开销的 6

「实价登入」没告诉你的 7 件事!购屋合约竟能造假?房产专家邱爱莉:忽略坪数与总价 恐会落入房地产的陷阱!

【我们想让你知道】

许多人买房、卖房前都会参考实价登入的网站,但实价登入里时常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资讯。屋况、价格、格局、坪数等等因素都是眉角,以下盘点 7 项实价登入没告诉你的资讯。

文 / House 123 执行长 邱爱莉

「实价登录」是许多人买房、卖房重要的参考资讯,连银行估价也会参考它。然而,「实价登录」里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资讯,却影响着价格和房子本身的价值。有哪些是「实价登录」资讯没告诉我们的事呢?

「实价登录」的介面有哪些资讯?

「实价登录」有提供的资讯

地址门牌、社区、总价、交易年月、单价、总面积、主建物占登记坪数的 %、型态、屋龄、楼别和总楼高、主要用途、格局,「实价登录」告诉了我们上面这些资讯,包含:地址门牌(有些还有标示社区)、总价、交易年月、单价、总面积、主建物占登记坪数的 %、型态、屋龄、楼别和总楼高、主要用途…等。点进去每一笔资料,会看见它的格局是几房几厅,这些是看得到的资讯。

实价登录没有告诉我们的关键资讯

1. 屋况如何?

包含:有没有漏水?有没有钢筋外露?有没有装潢?甚至,有没有白蚁?有没有嫌恶设施?有没有风水煞?这些都看不出来。 所以,假设同一个社区有两间一样的坪数、差不多的楼层,两笔都成交 1,000 万,一个预计要再花 150 万整理,另一个不用再花什麽钱整理,在实价登录看起来却是一样的。

2. 格局是否有照实刊登?方正与否?有无风水瑕疵?

从实价登录资料看得出来几房几厅,但不知道有没有方正?有没有采光?有没有「厕所居中」或「开门见厕」?或「开门见灶」?这些风水的缺点,是实价登录里看不出来的。另外,许多隔套收租的买方为了方便贷款申请,会找不用入内看的银行,隔套也会写住成家格局,这些也是实价登录没有真实反应的资讯。

3. 价格有没有被垫高?

「实价登录」有一个市场上流传的秘密,这在实价登录 1.0 年代还有人做,就是:把合约价格写高,方便买方办贷款。现在实价登录 2.0,这样的案例变少了,但是,还是有建商针对「新成屋」、「预售屋」用「装潢补贴」的方式变相折价。

例如:总价 1,000 万,另外提供 100 万的装潢补贴,而且这个装潢补贴在交屋当下就给买方,买方有没有装潢都没关系。对买方来说,实际的买价就是 1,000 …

台积电一张买不起…善用小钱买高价股爽当奈米股东!零股交易 5 大好处,小资本也能跟上热门股涨势!

【我们想让你知道】

小资族参与台股多半会利用定期定额方式,但相较於定期定额,零股投资也有不少好处,只要花少少的钱,就能当台积电等热门高价股的奈米股东!以下让我们花 5 分钟看零股交易 5 大好处,就算本金低也能跟上热门股涨势!

文 / Money钱

用小钱爽当奈米股东,5 分钟彻底搞懂零股交易

在盘中零股交易上路之前,小资族参与台股多半会利用定期定额方式,但相较於定期定额,零股投资也有不少好处,只要花少少的钱,就能当台积电等热门高价股的奈米股东!自从 2020 年 10 月 26 日台股盘中零股交易上路,零股股东人数大幅攀升,根据金管会统计,在盘中零股上线的 1 年内,上市零股成交户数由 32 万户大增至 89 万户,上柜零股成交户数也由 35 万户增至 92 万户,分别成长达 1.78 倍、1.63 倍。

进一步以年龄层观察,上市及上柜零股股东中,30 岁以下年轻人占比增加最多,分别达到 26.8% 与 18.81%,显示新制实施有助於年轻小资族参与股市。时间再拉到今(2022)年前 4 月,上市零股成交户进一步暴增至 121 万户,成长幅度近 …

股市高档融资,还开高杠杆…损失惨重是自找?行情过热早有警讯,3 指标教你趋吉避凶!

【我们想让你知道】

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成长不断垫高,万点早已不再是台股「天花板」,因此投资人无法光看加权指数本身,来判断股价是否便宜或昂贵,建议利用 3 大指标:大盘股价净值比(P/B)、整体市值占 GDP 比重、景气灯号等来衡量!

文 / Money钱

高档过热警讯早浮现,3 大指标让你趋吉避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说过,「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面对今年上半年的股灾,投资人也要有同样的态度。

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对於近年几年才进入股市的年轻投资人来说,上半年的股灾可以说是一场震撼教育,至少要从中学会应对股灾的一招半式,否则实在太可惜。
对於上半年这场股灾,很多人觉得很意外,但它绝非凭空发生,其实早在去年就陆续浮现诸多「行情过热」的重大警讯,只是投资人大都没有认真看待,甚至在高档还使用融资买股票,高杠杆让自己在股灾中受伤惨重。

回头来看,这些重大警讯包括:2020 年 11 月起,台股大盘股价净值比连续维持在 2 或以上,2022 年 5 月开始跌破 2;去年 7 月初台股市值占 GDP 比重一度高达 264%;2021 年 2~9 月,景气灯号连续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