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届总统文化奖形象视觉:5 款设计以光线与万花筒为发想,传达「土地之爱 光耀前路」

两年一度的总统文化奖稍早曝光 2023 年主视觉,以光线与万花筒为发想,交织出多款不同颜色、形状的数位纹饰,传达本届主题「土地之爱 光耀前路」。

两年一度的总统文化奖迈入第 12 届,将於明(9)日举行徵件记者会,活动主办文化总会於今(8)日曝光 2023 年主视觉。文总秘书长李厚庆说,该主视觉以台湾土地元素创作,是「台湾人专属」视觉,期许世世代代台湾人对这片土地的爱,及我们所孕育出的台湾文化,「照亮咱前行的路」。

(photo credit:文总)

本届主题「土地之爱 光耀前路」

第 12 届总统文化奖主视觉由日目视觉艺术团队设计,以万花筒为概念,设计出主视觉及多款变形元素,除鼓励更多不同领域耕耘者投件,也希望更多人看见,台湾不同族群共荣、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面貌,呼应本届主题「土地之爱 光耀前路」。

第 12 届总统文化奖主视觉由日目视觉艺术团队设计,该团队曾获休士顿影展录影艺术类金奖、台北设计奖、金点设计奖等多个奖项。

解构台湾风土脉络,发展台湾人专属的数位纹饰

日目视觉总监黄显勋说,「文化累积可比拟为台湾地质层的累积,一层一层累积出台湾人的文化」,因此团队以台湾土地、文化、海洋的风土脉络出发,解构大理石、花岗岩、灯朱、珊瑚粉、砖红、山青、石灰等地质色彩,用日目擅长的数位手法,发展出「台湾人专属」的数位纹饰,象徵文化人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碰撞、激荡而成长出的文化,百花齐放的「台文盛貌」。

(photo credit:文总)
(photo credit:文总)
(photo credit:文总)

如万花筒般,寻光探照、碰撞出不同的漂亮姿态

黄显勋表示,当初看到本届总统文化奖主题「土地之爱 光耀前路」时,团队直觉联想到万花筒的概念:循光探照,碰撞出不同的漂亮姿态。文化人在创作时,也是与人、与土地不断交织碰撞,就像万花筒一样,因而团队聚焦出这款「万花筒主视觉」,期待文化人循光碰撞出精彩之作,并透过总统文化奖也成为别人的光,就如泰戈尔 (Tagore) 所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藉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photo credit:文总)
(photo credit:文总)
(photo credit:文总)
(photo

2022年美国台湾形象展文化展馆!以「台湾阵」为题、融入庙口意象,打造一场文化遶境

由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主办,外贸协会统筹的「2022年美国台湾形象展」,将在10月12日至14日於美国华盛顿隆纳·雷根大厦和国际贸易中心(Ronald Reagan Build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盛大开展,活动将结合政府单位及台美关键产业,展现台湾软硬实力,提升台湾在美形象及知名度。其中台湾文化展馆由文总负责筹划设计,以「台湾阵TAIWAN FUSION」为主题,齐聚并展演出台湾民俗的传统与新意,将为形象展带来一场独特文化遶境。

台湾阵展场示意图

2022年美国台湾形象展登场

继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印度、菲律宾、泰国等地举办台湾形象展後,外贸协会今年首度在全球最大市场-美国办理「2022年美国台湾形象展」,以建立行销台湾的平台为概念,透过智慧城市、台湾精品、文化、观光、美食、旅游等10大展区,以及智慧移动城市、创新医疗等论坛,整合台湾产业实力,促进并扩大台湾与海外於产业、教育、人才、文化、观光等领域双向的交流及对话。

台湾阵展场示意图

「台湾阵」文化展区以庙口为意象

在外贸协会邀请下,本次美国台湾形象展文化展区由文总负责规划设计,将以「台湾阵」为名,台湾人最熟悉的景象之一「庙口」为意象,齐聚台湾的传统与新意。主视觉设计为台湾多元族群、信仰、包容价值为设计概念出发,融合新旧表演艺术形态与台湾多元文化,转化为图像元素与色彩,形成一场缤纷多样的台湾文化图样艺术。展品则将有从台湾带来两尊高270公分的神将威武相迎,气势十足,并集结霹雳布袋戏素还真戏偶、雷昇传艺剧团风童火将及官将首脸谱面具、白沙屯拱天宫的头旗、台湾老师傅制作的传统手工鼓、唐美云歌仔戏团的乐器,以及专为「台湾阵」打造的手绘灯笼,让美国民众犹如亲历台湾人最熟悉的对民俗即景。

台湾形象展_台湾阵主视觉

民俗祭典与台湾多元文化相互交映

除了传统民俗展品,展间内亦会透过影像轮播出台湾土地上汇流出的多样文化,包含云门舞集、HRC舞团的新生代霹雳舞、风童火将、霹雳布袋戏、唐美云歌仔戏团表演、获台湾首座葛莱美奖的八歌浪等,民俗祭典与台湾多元文化相互交映,观众的听觉与视觉也同步游历於台湾文化艺阵之中。

文总表示,「台湾阵」将如多元文化在遶境里斗阵前行境,邀请观众走进展间,看见岛屿上因信仰自由而聚集的「阵头」,如何凝聚成向心力与行动力兼具的「阵势」,并在多元族群、语言、文化作伙「斗阵」下,开启一场出由台湾起走,面向世界的文化遶境。文总也将於开幕式当日下午,邀请到成立於1997年,曾参与日本、美国、新加坡多项艺术活动表演的雷昇传艺剧团,以舞龙、醒狮、三太子、与大神将等文化艺阵,为形象展中带来精彩的《台湾好阵》。

台湾阵展场示意图

资料提供|文总…

当黑夜如昼成为我们的日常:是灯光的出现,赋予人类暗夜行路的自由与许诺

蕉黄、橘红、浅碧以至青翠的绿──各色瓜果在棚架底下堆叠成了一座小山,惹得路人也忍不住要多瞧上几眼。在南国台湾,五颜六色的水果,可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岛屿特产。这些果实之所以能够在暗夜里闪耀着鲜润的色泽与明艳的光彩,还得归功於那颗悬垂在棚架上、连接着电线的钨丝灯泡。

1940 年,知名的水彩画家蓝荫鼎,把上述景象表现在一幅名为《南国之夜》的水彩画里。对於这位成长於日治前期的画家而言,黑夜里的灯光,似乎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生涯早期,他也曾以晚上的面摊、戏棚为创作主题。而在这些作品当中,我们总能够看见一盏明晃晃的灯火,照耀着城镇里的某个角落,使一群人获得了在夜里出外活动的自由。
 

对夜间来去自如的渴望,让人类开始追逐光明

是的,自由──这大概可说是灯光之於人类最重要的应许。在照明技术仍不发达的时代,置身於黑暗中的人们,多半只能倚赖着灯烛照亮前路。但燃烧动植物油脂所能提供的光亮,大约只能是「贤乎瞑目而无见」,难以让人真正自由地行走在黑暗之中。
 

在电灯普及以前,人们都以油灯或蜡烛对抗黑暗。图中的「灯盏」以空钢笔墨水瓶盛装煤油,光线微暗之余,往往还有打翻造成火灾的问题。(Source: 国家文化记忆库/政府资料开放授权)

缺乏可靠照明工具的困境,或也说明了以前的人们为什麽会哀叹「昼短苦夜长」。白昼与黑夜的真实长度,每个时代自然是差不了多少的。仔细想想,古时候的夜晚之所以令人感觉漫长,仍是照明技术不够发达,致使夜间活动能力太受限制的缘故。迫於无奈,大部分人也就只能顺应自然,维持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模式,直到工业化时代来临,黑夜形构的藩篱终於被崭新的人造光源给打破为止。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人在夜幕降临後,必定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实际上,过去人们所使用的灯烛,品质仍是不断在改善的。只要这类光源能够聚集到一定数量,仍旧可以形成夜间营业的宴饮场所,甚至是规模更为庞大的商业市集。比如 18 世纪末,有个名叫李邦翼的朝鲜人便曾在南台湾的府城,见识到了「夜张琉璃灯,通明如昼」的市街景象。早於他一点的时代,长年任官台湾的文人尹士俍,也曾在 1738 年出版的一本志书当中写到他对府城的夜景印象,是「黄昏燃烛,光同白昼」。
 
「如昼」(as bright as daylight)──这大约是古人描写到夜间集市的时候最常提及的一个词。不过,即便在最富裕发达的都会区里,我们只要约略想像灯烛所能提供的低微光亮,就能明白文人笔下的「如昼」仍只是一种夸饰。如同《光明的追求》一书所言:古典时代,夜晚仍然「充满恐惧和忧虑的色彩」。灯烛的荧荧之光,即便能够布满整座城市,恐怕还是很难让大部分人感到足够安全,乃至於真正地把夜晚看成工作或休闲时间的继续延伸吧。
 

一切要从刘铭传点亮的灯说起

事实上,首先能够把光线品质拉升到近似於白昼的人造光源,是 19 世纪後期开始才被广泛应用的弧光灯。也是到了这个照明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才有「夜生活」(nightlife)一词的诞生。至此,夜晚真正进入了人类的掌握范围,成为他们能够恣意妄为的占领地。
 

弧光灯的原理,是在填充特殊气体的容器中,利用电弧来产生光源。图为 1909 年,用弧光路灯照亮的美国巴尔的摩街景。(Source: wikimedia/公有领域)

说到弧光灯,我们不免会想起 1888 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北城内下令装设的街灯,它们也经常被视为台湾电灯发展史的起点。但严格说起来,短暂点亮於清领末期的这几盏电灯,其实没有什麽实质影响力。当时使用的发电设备,也多半在几年後的乙未战争里遭到损毁。台湾的电灯事业真正地奠立基础,并且逐步向民间推广普及,仍需等到日治时期才渐次实现。
 
大约 1910 年代,发电厂的建设、以及随之成立的电灯事业,在台北以外的诸多地方逐渐蓬勃起来。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台湾各地的民众相继被点亮於城镇街道上的电灯所震慑。在这之前,电灯之於乡村地区的老百姓而言,就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如同作家龙瑛宗的短篇小说〈夜流〉所述,电灯是「村人无法想像」的「魔物」),除非人们有机会北上,方能亲睹其真面目。
 

延伸阅读:「听说,台北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会亮的物体……!」百年前,当电灯第一次点亮台湾天空

然而,到了 1910 年代,随着电力网络建设与街灯照明范围的迅速扩张,电灯迅速影响到越来越多台湾人的日常生活。以着名画家陈澄波为例,他在 1913 年乘着火车离开故乡嘉义的时候,「嘉义电灯株式会社」才刚成立。等到他有机会放假返家,想必也会惊讶於城内各处在入夜之後的灯光灿然,使得他所熟悉的街道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夜生活风貌。
 

陈澄波的《夏日街景》,图中的电线杆透露着嘉义街头的改头换面。(Source: 北美馆/政府资料开放授权)

在嘉义,人们对於电灯的最初印象,与同样起建於 …

攻入Z世代!金融业打造新商模 游戏藏庞大商机

image source:pixabay

整理/陈雅莉

台湾金融研训院特举办「芬恩特碰撞沙龙交流会」,本次聚焦数位原住民的金融消费模式,随着数位原住民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金融产业也得与时俱进,开发新的数位产品与服务,才能获得青睐。

当下的年轻世代自幼在数位环境下成长,被称为数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现已跃居消费市场主力。台湾金融研训院特举办「芬恩特碰撞沙龙交流会」,邀请财团法人商业发展研究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所副所长李世珍主讲「数位原住民的特性与模式」,同时邀请远东商银数金事业群数位产品暨行销部部长周昕妤,主讲「数位帐户比一比,如何吸引数位原住民眼球」,解析数位原住民的金融消费模式。

信用卡持有率下跌 数位支付精准蒐集消费数据

李世珍指出,2017年是台湾数位金融关键年,Apple Pay、Samsung Pay相继进军台湾市场,全联等大型通路也自行开发数位支付系统。数位支付使用者日益增加,越年轻的世代使用比例越高。许多Z世代甚至没听过信用卡,因习惯数位支付,消费较上几个世代更阔绰,买奢侈品一点也不手软。

「对Z世代而言,100元与1,000元都是数字,几乎没有差别。」李世珍直言,数位支付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现已逐渐浮现,消费者信用卡持有率持续下滑。根据商研院统筹动滋券、国旅券等数位券的经验,发现数位支付可更精准地蒐集民众消费相关数据,业者可针对不同性别、世代消费者偏好,拓展新的商机。

「在不同国家,划分世代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李世珍解释,世代指出生年代相同、成长背景相似的人群,美国约以15年为一个世代,1965年到1980年出生者为X世代,1981年到1995年出生者为Y世代,1996年到2010年出生为Z世代,2011年後出生者为α世代,「台湾称民国80年到89年出生者为8年级,称民国90年到99年出生者为9年级。」

目前,X世代已成中生代的领袖,Z世代则是首批数位原住民。Z世代中20岁到25岁者,刚刚步入社会,却是未来10年到15年消费市场与投资市场的重要生力军。与先前的世代相较,Z世代个性较鲜明,他们不一定在意品牌,却在意感受,消费常受网路直播主影响。

李世珍强调,不仅Z世代擅长使用智慧型手机、网路社群平台,习惯数位支付,随着数位支付模式多元化,如信用卡绑定手机App,部分Y世代、X世代也成了数位支付的爱用者。

image source:pixabay

数位支付工具百花齐放 台湾人最爱用LINE Pay

如今,数位支付工具堪称百花齐放,包括电子支付、电子票证、第三方支付等三大类。电子支付主要业者有欧付宝、橘子支、街口支付等,最知名的电子票证有悠游卡、icash等,第三方支付则有PChome Pay支付连、智付宝Pay2go等。电子支付、电子票证主管单位为金管会,第三方支付主管单位则是经济部。

根据调查,2021年台湾人最喜爱的数位支付工具,通用型前3名依次为Line Pay、街口支付、Apple Pay,比例为28.1%、15.5%、9.7%;限定型前3名分别为PX Pay、Fami Pay、Open Pay,比例为11%、3.8%、1.7%。

「在现金时代,因为无法蒐罗到确切数据,业者很难深入研究不同性别、世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性。」李世珍表示,数位支付开启了消费者研究的新纪元,分析消费者在旅行业线上系统使用国旅券的数据,可发现使用者女多於男,除深夜交易量较少,其余时段皆有一定的交易量。

各大通路相继推出数位支付工具,是熟龄者接受数位支付转多的关键。根据《远见》杂志与远见民意研究调查、EOLembrain东方快线合作的调查,熟龄消费者最常使用的电子支付App,榜首为统一超商OPEN POINT,渗透率32.7%。第2名到第5名依次为全联PX Pay的31.1%、全家超商My Fami Pay的28.6%、Google Pay的21.4%、Samsung Pay的11.7%。

image source:LINE Pay

网友愿为网路内容付费 

【美食经济】蔬食文化成主流!「小小树食」凭什麽获米其林青睐?专访创办人Jeffrey:我们想做连荤食者都爱的蔬食

小小树食创办人刘千瑞Jeffrey。Source:小小树食

吃蔬食,不再只是吃素人的需求!近几年「蔬食文化」渐渐成为全球饮食主流,台北更曾被《CNN》列为「全球十大素食城市之一」,台湾人吃素比例高达17%之多。今年,《2022米其林指南》中「小小树食」大放异彩不只获得必比登推介,更夺下米其林绿星的肯定。这家主打蔬食的餐厅到底做了什麽?凭什麽一次获得米其林的两项肯定?【食堂笔记】特别邀请到小小树食的创办人刘千瑞Jeffrey来为各位解析!

【食间到】台北最好吃蔬食「小小树食」!一举夺下米其林绿星、必比登,全新菜单结合Oatside燕麦奶,肉食者也爱

台湾“蔬食”先驱

你们对蔬食的印象是什麽?创办人Jeffrey虽然不是纯素主义者,但妈妈、太太皆为素食、海鲜素饮食者,在耳濡目染下他开始渐渐接触,Jeffrey说「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素食中餐厅,那特殊的口感还有那过重的香料味,甚至是为了讲求“素”,反倒多了很多加工食品,坦白说我对素食的第一印象没有很好」,相信荤食者对於素食的刻板印象,绝对与他差不了多少。苦无在台湾吃不到理想中的蔬食,Jeffrey便在当时还不盛行吃蔬食的台北,带来全新的饮食体验,开启了台湾素食的全新篇章。

台北最潮素食「Space Bao宇宙生煎」!植物肉生煎包搭配独门辣酱,连瘦子E.SO也爱这一味!

吃蔬食不等於吃素!

小小树食主打「弹性素食(flexitarian)」理念,Jeffrey表示「早期,台湾吃素的人偏向宗教素居多,当时找得到的“素食餐厅”都是服务特定族群。因此我们把小小树食定位在“蔬食餐厅”而非素食餐厅,我们不打算只服务17%的素食人,而是推出一个连荤食者也能接受的餐厅」。若想在台湾推出一个「只卖沙拉」的餐厅绝对行不通,Jeffrey突发奇想比起卖素食,他更想卖一个连无肉不欢的人也能接受的口味。如果今天想吃点清淡的、健康的,但又想满足你的口腹之慾,小小树食就会是你很好的选择。

2022米其林绿星4间入围!EMBERS、小小树食个性鲜食获肯定,山海楼、阳明春天再连庄

甩开金饭碗,成为米其林新宠儿

学习金融出生的Jeffrey,毕业那年碰巧遇上全球金融风暴,梦想成为华尔街上班族的他一夜梦碎,「行不通那就换条路吧」本就对餐饮略有兴趣的他,後来到加州蓝带餐饮学院进修餐饮,把金融知识与饮食结合,「我觉得食物美味固然重要,但一个品牌同时也要具有想法与理念,不应该是为了钱而赚钱,这样子真的太麻木了」。2017年10月小小树食试营运,他给自己定下停损点「如果达不到成绩,那就很没有必要撑下去,学会放弃也是一门学问」。

靠「独特」赢得人心

从非主流餐饮,再到一跃成为米其林新宠儿,Jeffrey说「我觉得独特、创新是小小树食受大家喜爱的很大原因」,欧美流行吃生菜;台湾又很难接受国外的饮食,总是习惯把异国料理「台湾化」泡菜变得不辣、柠檬鱼变得不酸、就连麻辣锅也不香了!如何推出一个符合台湾大众口味但又不会四不像的蔬食,Jeffrey坦言这是他最大的考验。在餐点上,与团队下足了功夫,季节性蔬菜口味无法保证一年四季都符合需求,每个月固定检讨菜色,对菜单做滚动式调整,「不安於现状、虚心检讨」是小小树食更在意的。

看似冲突的完美

在菜单上总有几道看似冲突的选项,例如这道「红油皮蛋豆腐饺」软呼呼的皮蛋、豆腐,再包在软软的面皮怎麽会好吃?在发明这道菜时Jeffrey说「其实灵感是来自鼎泰丰」,由於妈妈和太太不吃肉,但又想嚐看看小笼包的滋味,每次都只吃面皮浅嚐,心疼家人因此研发出这道料理。把皮蛋、豆腐包入面皮,再加上南瓜的绵密、青江菜与糯米椒的口感,最後放上画龙点睛青葱增添辛香气息,造就这道多层次的蔬食饺子,同时也是小小树食的招牌菜之一。

为何能坐拥台北最好吃蔬食?

最近与Oatside燕麦奶合作的「小小冬阴功」也让人超级惊艳!泰式料理常见的调味料「鱼露」属於荤食,但不加又好像少了一味,在多次研发下,主厨将店内招牌菜的「酸白菜蒸饺」中的酸白菜、腐乳延伸制作出类似鱼露的发酵味,一口就能让荤食人也难以置信的口味!另一道「韩式辣炸鸡」Naomi编非常推荐,将白花椰菜裹上自制的咖哩面浆下去炸,起锅後再搭配自制的韩式辣酱拌炒。不只食材严选、制作方式费工,就连店内的每一样酱料都坚持自己来,其实只要来这随便点一道菜单上的菜,你便能感觉到,为何蔬食者如此锺意小小树食!

校长兼撞钟

Jeffrey不只是小小树食的创办人,同时还身兼品管、采购。在创立前一年,为了蒐集好全台湾产地蔬果资讯,Jeffrey与主厨两人全台进行实地考察,餐厅里上百样蔬果每样都必须到当地实际了解,挑惕的他才肯点头放行,完美主义者的Jeffrey说「每样食材我们都有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差一点都不行,只要一个地方不OK,後续的品质就很难维持下去」,若说Jeffrey校长兼撞钟已经不够,有时他可能还要兼扫地、兼教书。

「台湾小农不会输给舶来品」

在小小树食原物料方面坚持90%以上使用台湾食材,「早年台湾生菜选择并不多,当时很多要依赖国外进口,但这几年台湾蔬食文化越来越发达,很多台湾在地小农带来的蔬果并不会比国际差」Jeffrey说。除了坚持产地直送,小小树食也很在乎食材的「新鲜」,绝不为了销量而过度囤货造成食材浪费,「荤食可以靠肉类、发酵加分,但蔬食很纯粹,食材新鲜就先占一半以上的分数,今日事今日毕套用在蔬食上也很适用」。

米其林因为这点爱上它

在米其林绿星的评监上,小小树食以成分的来源、使用季节性产品、餐厅的环境足迹、厨余系统、一般废弃物处理和回收、资源管理以及餐厅对永续发展的沟通,七大项获得青睐。其中,让大家好奇的是「餐饮如何做到厨余系统被米其林认可」?厨余方面,在制作餐点之前先把耗损减到最低,无法使用的果皮可以酿风味油,卖相不好的则可以提供给商家制作面包等发酵食物。客人吃剩的剩食无法再利用,小小树食则主动引导物流公司,做成动物饲料、堆肥,不只要减少店内资源浪费,同时也能再循环资源。

吃素食不再是为了需求

最後,Jeffrey提到「这几年因为疫情,虽然业绩方面有受影响,但我反倒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省思的机会。过去,台湾人为了还愿、宗教、身体健康等原因吃素,但现在遇到疫情、气候变迁的问题,反倒让人静下来好好思考,是不是更应该为了地球做些什麽?当然不是要说吃荤的人就是十恶不赦,像我们一直推崇的『一周二次蔬食』理念,从生活中一点点小举动,也能对地球有很不一样的改变,不一定要无肉不欢,换个吃法你也可以很满足」!

Naomi编这样说:

坦白说,我就是朋友圈公认的无肉不欢者,可以十天不吃菜但绝不能一餐不吃肉的。几年前,收到一个品牌的餐叙就是办在小小树食,当时同事还拿我打趣「要我不吃肉是要我的命吗」?当天我点了一道「松露野菇炖饭」,真的完全颠覆我的想像,浓郁的松露配上醇厚的奶香味,米粒被酱汁完美包覆不过硬也不软烂,配上近十种的菇类,丰富的让我好惊艳!後来第二次遇见小小树食,便是在几周前的Oatside燕麦奶联名餐叙,从臭豆腐、冬阴功再到甜点,完美到让我当下立刻跟老板约了一定要专访他。就在我即将打这篇专访的同时,过去无肉不欢的我竟然转身跟同事说「欸!我们下礼拜一起去吃小小树食吧」!

加入Bella LINE@,成为侬粉每周五抽时尚小礼

【时尚大店长】%Arabica凭什麽爆红?专访创办人Kenneth解密,从种咖啡豆都自己来,开店是星巴克给的idea?【时尚大店长】「龟记」为何能低调坐拥人气手摇?创办人解密「不设假想敌,把自己做好自然有人喜欢」【时尚大店长】手摇界的"模范生"!「万波」年轻帅老板Peter用这3点稳坐「最具话题手摇店」宝座【时尚大店长】信义区酒吧 「WAT」!空间、瓶装设计推翻框架,轻松挑战一级战区!

SHARE THIS STORY

6种台湾酪梨品种、口感与产季总整理!最佳风味怎麽吃?「酪梨之乡」原来在这里

近几年养生、健康饮食风潮盛行,过去被称为穷人奶油的「酪梨」,因营养价值丰富一举翻身被封为「超级食物」,酪梨相关的料理与吃法也千变万化,不过,相信有许多人和侬编一样,回家下厨都是买进口酪梨,却不清楚原来台湾就有产酪梨!30多种口感更是大不同,每年5月到隔年3月是产季,以下就来介绍6种MIT酪梨知识,有机会的话也不妨买来试试。

酪梨这样吃降胆固醇又护心!必须笔记的16种「酪梨吃法」,营养师告诉你2大营养关键、网友推荐5种美味吃法

台湾酪梨产季是何时?

source: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台湾的酪梨产季在每年5月到隔年3月,全球品种超过50种以上,台湾目前能稳定量产的超过30种,全台最大的酪梨产地就在「台南大内」,而嘉义竹崎、台南麻豆、屏东里港等地也都有栽种,酪梨依照时节,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早生(初夏开始采收)、中生(夏末秋初采收)以及晚生(秋末冬季采收)。

酪梨减肥菜单大公开!营养师提醒4大方法瘦最快,当作「午餐」是黄金饮食点

酪梨最佳风味怎麽吃?

source:Getty Images

酪梨是采收後需要後熟才能品嚐最佳风味的水果,会转色的酪梨先观察其果皮是否变成深紫趋近黑色,可用手轻压试其成熟度,只要稍觉柔软便成熟可吃。但不要放到莲蒂头都变深色,变色了就代表过熟,酪梨肉会出现纤维,酪梨籽甚至会在里面发芽呢!但是过熟也不要浪费,可加牛奶打成饮料喝!

酪梨创意料理DIY!5种简单食谱大公开,手残党别只知道配吐司!

1.黑美人酪梨

source:Getty Images

清进一号酪梨,又称黑美人,产期约6月下旬~7月,果为长型,成熟果皮绿光滑,後熟後果皮呈暗红色,果皮厚,种子中等大小,果肉黄色,脂肪含量约 4-11%,口感紮实带有乳香味,後味微甜。是产期最早的酪梨之一,市面上难得见到的「拇指酪梨」,就是清进一号酪梨的未授粉版本,鲜嫩好吃。

2.嘉选4号酪梨

source:Getty Images

嘉选4号产期为6月中旬~7月底,其果实为梨形、果皮黄绿有光泽,放置室温下後熟至果皮转暗紫红色时品嚐风味最佳。脂肪含量约8-14%,口感较清爽水润,余味不腻,带有淡淡奶香,适合做成墨西哥酪梨酱,或沾酱油与哇沙米享用,适合作为新手入门款酪梨。

3.台农二号绿金酪梨

source:Getty Images

台农二号绿金为中生酪梨,产季在7月中旬~9月中旬间,成熟的酪梨属中等大小,特色为果皮圆滑、果肉为金黄色、果皮为黄绿色,脂肪含量约11-14%,质地Q弹且味道甘口,口感会比同期市售的酪梨品种好,也是每年酪梨产季的领头羊,可以解决7月初期至8月上旬国产酪梨的空窗期。

4.红心圆酪梨

source:Getty Images

中红心圆的产期约为7月底~9月中,果实像是鸵鸟蛋、圆卵形,果皮较厚且青绿有光泽,脂肪含量约8-15%,与产期接近的嘉选4号相较,质地更加水润松软似豆腐,特别适合打成酪梨牛奶、做沙拉或沙拉酱,当外皮转暗紫红色,风味最佳。

5.厚儿酪梨

source:Getty Images

厚儿为晚生酪梨,产期约在11~隔年1月,外观呈梨形,果皮近光滑,暗绿,皮厚、果肉绿黄,脂肪含量10-16%,味道甘有乳香感,特色是後熟也不会变成深紫趋近黑色,手感摸起来变得柔软及出现深色斑点、以手指按压会陷入不会弹回,就可以好好享用了。

6.秋可得酪梨

source:Getty Images

秋可得的产期为12月~隔年2月,外观呈现蛋形,初期表皮亮绿,後熟会转为暗绿色或淡绿。果肉厚且色泽黄,质地丝滑味道温和,脂肪含量约8-13%。与厚儿相同,都是後熟不会转黑的酪梨,要判断可不可以食用,只要用手指轻压、不会弹回,就可以吃罗,别苦苦等待果皮转黑,放太久会过熟烂掉。…

2022高雄文博会本周开展!展览5大亮点一次看,6大巨萌插画装置艺术降临爱河!

2022文博会首次从台北搬家到高雄!即将在8月5日至8月14日於高雄流行音乐中心、高雄展览馆两大展区盛大开幕。今年主题「群岛共振RESONANCE ISLAND」邀请大家在这座热烈岛屿上交流生活,不再是作为文化的旁观者,而是透过参与、共振,一起成为这座岛的形状。侬编整理了今年文博会的5大亮点,一起欣赏高雄的美丽海湾和体验这次的创意设计吧!

高雄轻轨轻旅行推荐!「驳二大义站」梦幻纯白旋转木马网美最爱,「真爱码头站」IG爆红疯打卡

1.聊疗漂漂河

source: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六位高雄在地创作者绘制的人气「巨」星在爱河湾疗癒登场!无所事事小海豹、ㄇㄚˊ几、猫爪抓、可布鲁的豆卡频道、VITAVITA塔仔不正经、PPmini小小企鹅担任2022台湾文博会的活动大使,漂浮在水面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懒洋洋的小海豹就躺在流行音乐中心旁,逛展第一步就先和它拍照打卡吧!超人气的台湾原创IP预计展期到10月结束,可以搭乘轻轨至光荣码头站、真爱码头站、驳二大义站欣赏,一起到爱河湾散步!

2022高雄夏季4大美食活动:「大港阅冰」冰品市集透心凉、「咸酥鸡嘉年华」全台名店大比拼!

2.主题馆上演岛屿故事

source:台湾文博会

文化策展区位於高雄市流行音乐中心,「环岛运动场」的外围环形步道象徵岛屿的路径,让你步入在地文化;内部的共感剧场上演岛屿故事。「岛屿大饭店」邀请艺术家们分享创作心路历程,一起登记入住,体会身历其境的沈浸式展演。「宝岛冰菓室」推出冰的五感体验,探索岛屿蕴藏各种风味的独特冰品,了解台湾在地的冰文化。

5座世界级建筑改写高雄天际线!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外,这几个地方也必去

3.带你走访各地文化

source:台湾文博会

「工艺馆」的旅物SHOP以「编织」工艺作为主要概念,向自然取材,将脆弱的兰草、月桃叶编织成坚韧的器具。「嘉义馆」带领你从嘉义树木园、中央喷水圆环,再到嘉义车站,见证从日治时期到现在的摩登时光;以众雾酿岛为题的「马祖馆」,带你走访神秘的迷雾之乡,揭开岛上的酿酒历史。「响应馆」是全世界第一个沈浸式剧院,用MR的方式带领你踏入奇幻的共振之旅。

4.文创品牌一次看

source:台湾文博会

高雄展览馆内的文创品牌展区「理想冒险」,细分成强调「永续未来」的NEXT展区和「居家疗癒」的ALIVE展区。以文创商品、工艺复兴、流行时尚、岛屿生活四大项目,透过地方再生看见产地原创设计。IP授权展区「无敌连结」结合了近期流行的科技,穿越数位世界的联名宇宙,可爱的ㄇㄚˊ几、猫猫虫咖波、黄阿玛都在这里!

5.你是什麽形状的人?

source:台湾文博会

文博会这次在展览开始前特别准备了一个心理测验,用可爱的「形状」作为测验结果!新奇的猫咪形、正1000边形、无形⋯⋯意想不到的形状激起好奇心。除了显示人格特质、理想的生活、陪你一路前进的好朋友外,还会根据你的「形状」,量身打造观展路线!在出发去逛展之前测试看看自己的形状吧!

测验网址:台湾文博会

编辑整理:黄诗维

加入Bella LINE@,成为侬粉每周五抽时尚小礼

高雄驳二「大树宇宙」开放登树!环绕老榕树拾级而上、360度眺望港区风景,开放时间、注意事项看这里!台湾首间「无印良品路面店」在高雄!家具展示区、日本独家贩卖机…开幕前8大亮点公开!全球首座月经博物馆在台北!「小红厝」结合粉红色系空间、策展、沙龙…畅谈月经和身体大小事台中海生馆即将开幕!盘点「台中清水」 8 个景点,浪漫海边观夕首选「风车大道」、「这个景点」像走进油画中!

SHARE THIS STORY

【文华东方】五星级饭店里曾藏着最潮的舞厅?重新寻访台湾迪斯可与热门音乐、嘻哈的系谱

2003 年暑假,我刚结束大三的生活、准备迈入大四,不过那时候课业不是我的生命重心──嘻哈才是。

 

我有一个饶舌乐团名叫「参劈」,且经常在团友经营的「大计划唱片行」厮混。而就在那年暑假,我们策划了一场极具野心的活动:「Save Hip Hop 亚洲嘻哈演场会」,邀到来自香港和韩国的饶舌歌手和 DJ,与包括敝团在内的台湾在地代表同台演出。

 

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知名韩国 DJ 与制作人 DJ Soulscape 也一同前来,他充满爵士灵魂味道的节奏一向深受我们喜爱。表演结束後隔天,DJ Soulscape 来店里拜访交流,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他,分享自己的音乐陶冶如何受父母蒐集的灵魂乐唱片影响,以及从小听着美军电台播放的音乐、当兵时与美国大兵同寝的回忆。这些经验促使他去挖掘韩国 70、80 年代自身的黑人音乐创作,并将之反映在他的嘻哈节奏美学上。2007 年,他更是把这些素材制作成一张混音带专辑《首尔之声》(The Sound of Seoul: Korean Rock, Soul, Disco, Boogaloo Mixed by DJ Soulscape)。

 

2015 年,在纽约 Best Buy Theater 登场表演的 DJ Soulscape。(Source:
May S.…

台湾市值前 10 大 ETF 大比拚》国泰低波股利(00701)最好快脱手…海外 ETF 托管费竟比国内低!

【我们想让你知道】

如果你只有投资台股,比较不容易使用股债配置的投资方法,因为很难找到台湾政府债券的 ETF ,大部分债券ETF 或基金都是美国或是海外的债券,若想要单纯以台股搭配海外债券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个章节会列出市值较高的台湾上市 ETF ,资料来源为 MoneyDJ 理财网,所有数据资料以 2021 年 5 月 26 日统计为参考。

文 / 雨果

国内 ETF

元大台湾卓越 50 基金(0050)

市值 1,677 亿元,总管理费 0.43% ,主要涵盖台股市值前50大的上市公司,为市场中最具代表性之权值股,最大的持股为占比 48%,半导体类股占比 60% ,第二大占比产业为金融保险 12% 。

富邦台湾釆吉50 基金(006208)

市值 126 亿元,总管理费 0.36% ,以追踪标的指数「富时台湾证券交易所台湾 …

凤梨果然「旺来」!为台湾岛赚进大把外汇,繁荣地方经济的凤梨罐头

凤梨台语谐音为「旺来」,民众喜爱购买凤梨祭神(图 1)、拜拜(图 2),求得好运旺旺来。许多商家常在年节摆饰新鲜凤梨及凤梨图像,祈求生意兴「旺」,财源滚滚「来」。今日,台湾凤梨酥享誉盛名,大人小孩喜欢,不仅是年节送礼的最佳推荐,还是许多外国游客造访台湾必买的伴手礼。但您可能不知道,早年台湾外销的凤梨罐头数量惊人,还缔造过辉煌的世界纪录。
 

图1 民众供奉凤梨祭品(Source: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图2  口塞凤梨的猪只供品(Source: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台湾凤梨栽培源起於清康熙年间,是由中国大陆东南引进的在来种凤梨。根据记载,当今高雄大树地区旧地名为「王莱山」,而王莱正与「旺来」同音,可以推想大树地区种植凤梨的盛况。在来种凤梨只比拳头略大一些,而且酸性极高,多倚重其纤维作为手工编织的材料。

日治初期,台湾食品加工业兴起,带动凤梨罐头生产契机。20 世纪初,日本民间企业家冈村庄太郎在高雄凤山成立冈村凤梨工厂,成为制作凤梨罐头的开端。当时,凤梨未除去芯部,也没有切片,是将整个凤梨削皮後装入罐中,焊锡密封。

1920 年代起,开始有去籽、拔蕊、切片、高温杀菌与冷却的过程,为提升凤梨品质,远从夏威夷引入产量大、适合食用的开英种 (Smooth Cayenne) 凤梨,进行大面积培育,开英种凤梨也就是今天习称的土凤梨。当凤梨生产来源稳定,凤梨罐头产量与日俱增,销往日本带来商机。因此,台湾总督府鼓励商人开设罐头工厂,投入凤梨罐头生产行列,并引进新器械,从事机械化生产。

1930 年代,台湾凤梨罐头工厂恶性竞争,掀起倒闭潮,加上开英种凤梨萎凋病大流行,陷入空前危机。在台湾总督府主导下,成立「台湾合同凤梨株式会社」,确保凤梨稳定收购价格,让工厂继续生产凤梨罐头。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施行钢铁禁运,台湾严重缺乏制罐材料「马口铁」,以及之後遭到盟军轰炸,各地工厂毁坏,重创凤梨罐头的生产链。

战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合同凤梨株式会社」,纳入台湾农林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农林),重新生产凤梨罐头。当时物资匮乏,凤梨罐头是珍贵礼品,带它探望病人能让患者开心,社会还流传凤梨罐头可治疗感冒,吃了有助於缓解感冒。凤梨罐头受到大众喜爱,许多公司行号福利社纷纷向台湾农林订购大批凤梨罐头,再贩售员工(图3)。
 

图3 台湾省菸酒公卖局采购凤梨罐头(Source: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政府迁台後,为提振产业经济、赚取外汇,重视凤梨罐头的产销,承袭日治时期的根基,鼓励农民种植高经济价值的凤梨(图 4、图 5),同时扶植企业投入罐头生产行列。短时间,全台湾上百家凤梨罐头工厂如同雨後春笋投入是项作业,导致台湾制造的空罐供不应求。政府紧急透过美援的管道进口马口铁(图 6),才暂时化解危机。
 

图4 农夫将凤梨送至集中市场(Source: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图5 市场凤梨贩售情形(Source: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图6 争取美援提供马口铁(Source: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1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