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
每每说到投资基金,你都在烦恼究竟何时能进场吗?其实,定期定额没有想像中的难,进场不需挑良辰,懂得满足出场才是投资要诀。
文 / 巫又伶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想要买基金,心里却很犹豫,因为总是不知道现在是否为最好的进场点?就算进了场,每天也一样陷入天人交战,因为不知道赔了钱要不要卖?赚了钱又该什麽时候卖?对许多基金新手来说,如何掌握进场与出场点,确实颇伤脑筋。一般来说,经历一个完整的景气循环大约需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市场景气会出现萧条、谷底、复苏、成长、繁荣、衰退等六种型态,对於新手投资人而言,想要精准判断目前景气是位处哪一阶段并不容易,但如果是采取定期定额且长期投资的方式,不管景气走到哪一段,都可以透过投资时间拉长,而明显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以右图为例, 不论你是在 A、B、C 任一位置进场,都可以利用定期定额方式进行投资,只要能够长期投资、经历整个景气循环,时间的复利效果将会让基金获利有出乎意料的表现。
跟上景气循环 随时都能进场
以图中的 A 点为例,在景气萧条时执行定期定额计画,刚开始一定会不满意投资报酬率,因为景气正从萧条迈入衰退的谷底,但只要投资时间够长,到了复苏期或成长期时,长期报酬率将回升成正获利。
反之,若在 B 点开始执行定期定额,从 B 点到 C 点之间,就彷佛近几年的股市荣景,在这段时期开始定期定额的投资人,很容易享受到正报酬的果实;甚至单笔投资的人,只要抓对进出场时点,报酬率都相当惊人,而这段期间的报酬是来自於市场的成长。此时,由於股市正处成长轨道上,定期定额分散风险的功能反而容易被人所忽略。
针对波动起伏较高的基金,例如产业型股票基金、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单一国家股票基金等,如果能确认股市长期发展趋势向上,那麽定期定额投资这些市场既可分散风险,又可掌握景气循环的初升段,相较於投资波动度较低的成熟国家或全球型基金而言,投资效用会更大。
换句话说,假设股票型基金的长期投资绩效向上发展是可预期的,当我们以长期投资为目标时,其实是不需要特别设立停损点,反而应该在股市下跌区间找机会加码。
定期定额要停利不停损
对定期定额的理财方式有了初步认识,接下来就应该检视自己的理财计画,分别针对短中长期理财目标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停利点。一般基金公司大多建议投资人应严格执行「停利点」及「停损点」,不过,如果是长期投资(如退休金规画),由於停损可以透过长期持有分散风险,因此,相对於停损,反而停利是比较重要的。
对於有短期理财需求的人,停利点与停损点确实是必须的,尤其是停损点。最显着的例子,就是二○○五年日本股市表现亮眼,许多投资人一窝蜂抢进日本基金,但是好景不常,二○○六年四月日本股市自高点下滑,获利由正翻负,许多人历经一场纸上富贵後,最後都认赔出场。
殷监不远,当初投资人若有设定停损点出场,或转换成其他新兴市场强势基金,故事的结尾就不一定是悲剧了,至少在严格执行停损点的前提下,投资损失可以获得控制。反之,若为长期投资者,即使短线(一至三年)处於市场空头也不打紧,投资人仍可继续持有,直到下一次日股多头来临时再赎回。
因此,对於长期投资人来说,要执行停利但不停损,一来可以落袋为安,以免获利到头空欢喜一场。二来可在股市下跌时加码,由於基金净值变便宜了,反而可以买到更多单位数。
找出和自己 最「合」的停利点
明白停利与停损後,针对不同属性的投资人,还可以设定不同预期程度的停利点,主要差别就在於每个人的风险承受度都不同,随着风险承受度愈高,投资人可视情况选择波动度较高的标的,设立较高的停利点,再透过定期定额方式分散风险,以循环操作的方式获取高额报酬。
台湾一年期新台币定存利率约为二%至四%,通货膨胀率大约也在二%至四%左右,结合一年期定存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再加上投资希望赚取的报酬,即可设出目标报酬做为停利点。由於定期定额可分散风险,相同道理,在股市上涨时,持续定期定额也可能稀释原有报酬,加上今年全球景气趋缓,如果是较积极的投资人,年度预期报酬在一五%至二○%也属合理,至於保守型或高资产阶级的投资人,年化报酬率设定在七%至一○%,都算是今年合理的报酬区间。
更多好文推荐给你:
本文由 女人变有钱 授权转载
(图:shutterstock,仅为示意 / 责任编辑:Winny;内容纯属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谨慎为上 )